1月11日,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南錨碇大隔艙水下封底施工順利完成。至此,南航道橋南、北錨碇大隔艙封底施工全部完成,全面進入地面作業(yè)新階段。
張靖皋長江大橋南航道橋南錨碇基礎長110.05米,寬75.05米,基礎開挖深度52米,是世界最大復合地連墻錨碇基礎。南錨碇基礎由外圍32個小隔艙和中間15個大隔艙組成,每個隔艙均相互獨立,單個大隔艙最大尺寸為20.05米×19.15米,封底混凝土厚度為10米,總澆筑量高達51000立方米。大隔艙采用水下澆筑工藝,分15次澆筑,單次連續(xù)澆筑最大混凝土方量3840立方米。
南錨碇施工區(qū)域地下含水豐富、泥沙松軟,該區(qū)域地質常被比作“一塊豆腐”。封底完成的混凝土厚度為10米,相當于4層樓的高度,能夠承受地下50米高的水頭差,和地連墻組成15個密不透水的地下深坑,為大隔艙施工提供了干作業(yè)環(huán)境。
針對錨碇大隔艙超深水下封底、單次澆筑體量巨大、澆筑面積廣等挑戰(zhàn),項目建設團隊通過設置多導管同步澆筑平臺,清晰標識導管位置及間距,對澆筑過程中的封底點位進行高頻次、高精度監(jiān)測。引入BIM智能應力監(jiān)測系統(tǒng),實時追蹤墻體位移、變形狀況,實現對施工全過程的安全質量監(jiān)控,充分保障大隔艙封底施工中各項工作高效安全推進。
目前,大隔艙內正在有序開展抽水、鑿毛、底板找平、鋼筋綁扎等施工,形成了流水作業(yè)新局面,隔艙艙壁和底板實現了“滴水不漏”,有力驗證了封底施工的高質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