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
勞動創造未來,匠心閃耀新時代。江蘇交通新媒體平臺開設“全國勞模風采”專欄,聚焦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,展現江蘇交通運輸產業從業者昂揚奮進的時代風貌,為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建設、加快建設交通強省匯聚精神力量。
車輛行駛了80萬公里里程,相當于繞地球約20圈,在22年的職業生涯中,公交車司機邵堅林做到了無投訴、無違章、無事故。
2003年,從部隊轉業的邵堅林到了無錫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,成了11路公交車的司機。作為一條貫穿無錫南北城區的大客流線路,11路連接中央車站、市中心、居民小區、學校、醫院等,日均行駛里程達2000多公里,客流約4500人。同樣的線路,同樣的站臺,雖然車上每天上演不同的故事,但邵堅林真誠的微笑卻始終如一。
他始終堅持以乘客滿意為追求,密切關注11路客流復雜特點,總結提煉出“關心學生、細心待老、熱心幫客、愛心助殘”的“四心”服務法。在創新校園定制公交服務中推出“一人一座”精準化模式,采取“三核對一提醒”細致化管理,實現學生“零缺勤零錯乘”,被孩子們親切地稱為“備忘錄叔叔”。
作為“邵堅林勞模創新工作室”帶頭人,他聚焦智慧公交建設、新能源應用、無人駕駛等領域,牽頭制定《人行橫道線“3?3?3”操作標準》《新能源車輛操作使用特別提醒》等多項規范,推動公交運營效率顯著提升。他帶隊開展“門鈴行動”,走訪千余戶社區百姓,破解老年群體用餐難題,推動開通多條社區助餐微巴專線,累計服務老年乘客近2000人次,成為公交服務融入社區治理的典范。
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邵堅林身先士卒,沖鋒在前,主動請纓支援旅游旺季景區線路加班,化身公交開放日活動“首席宣講員”,積極參加獻血、助學、慰問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動,用點滴善舉匯聚溫暖力量。
行車途中,遇到過各種狀況,而最令他難忘的還是2006年的那趟“危險”末班車。“歹徒直奔車廂后門口第一張座位的乘客沖去,直接搶奪了手中的一個黑色皮包。當時發現這個情況,我條件反射立馬關門。”邵堅林的果斷行為加上群眾的齊心協力,很快就讓這場危機消弭于無形。
從十米車廂的安全守護,到回饋社會的傾情奉獻,他以20多年如一日的執著,讓公交成為傳遞城市溫度的流動窗口。
從業以來,邵堅林榮獲“全國五一勞動獎章”“江蘇省勞動模范”“‘海格杯’全省公交駕駛員職業技能競賽個人第二名”“第五屆(2019)宇通杯全國公交駕駛員節能技術大賽節能明星(一等獎)”等榮譽稱號。(錫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