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3日,“春風行?遇見風雅西亭”主題騎行活動在通州區農村公路上拉開帷幕。來自省內外的數百名騎行愛好者如離弦之箭,在生機盎然的春日農路間奮勇馳騁,沉浸式感受風雅西亭的文化底蘊,生態美景與騎行運動的速度激情。
“活動規格高、保障到位!農村公路標線清晰、綠樹成蔭,我們在如詩如畫的風景中騎行競技,既是體力耐力的雙重考驗,更是飽覽通州區生態與文化的難得體驗!”騎行愛好者邢海江的感嘆,成為通州區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成效的生動注腳。
全長17公里的騎行賽道串聯起工業園區的蓬勃活力、名人故居的歷史厚重與鄉村田園的詩意風光。騎行者沿G345、海平線、紗西路等路段前行,春風裹挾著田野的泥土芬芳與繁花清香撲面而來,勾勒出一幅“人在畫中行”的動感畫卷。
騎行中紗西路的蛻變,正是通州區“四好農村路”建設的縮影。這條貫穿西亭鎮紗場社區、華蘆村、同樂村的東部主干道,東起紗場線交匯處,西至掘金線交匯處,全長3.266公里,曾因老路通行條件滯后于鄉村發展需求,于2023年納入區級農村道路提檔升級計劃。通過拓寬拼寬、“白改黑”改造及翻身河橋、紗西橋重建,如今的紗西路煥然一新:平整的瀝青路面延伸向遠方,綠化景觀與交通設施相得益彰,不僅優化了營商環境,更成為提升群眾獲得感的“民生路”。
通達暢行的農村公路是鄉村振興的“主動脈”。近年來,通州區交通運輸局以“美麗農村路”環線及“片區化”建設為抓手,在“農村公路+”融合發展理念下,構建“外聯大交通、內通微循環”的立體路網。去年,該區圍繞安全與環境雙提升,投入5000萬元重點打造金沙街道、平潮鎮、川姜3個農村公路特色示范循環片區,涉及36條農路共132.12公里。通過整合交通、文化、景觀、產業等資源,片區化推進交通與旅游、教育、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,一幅“宜居宜業、全域旅游”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通州區以農村公路建設打通城鄉協調發展“經脈”,讓暢達的農路成為鄉村振興發展底色。這條條串聯著生態、文化與產業的農村公路,不僅是騎行者的賽道,更是通州區區邁向城鄉共同發展的大道。 (吉紅軍 左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