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省地方標準《交通無障礙通用技術規范》(以下簡稱《規范》)通過審查,通過對無障礙設施的便利性和適用性指標的量化,真正實現了保障殘疾人、老年人,惠及所有人的交通無障礙理念和目標。標志著我省交通系統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方面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。
該標準由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、江蘇開放大學、中核華緯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、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等單位共同編制。起草單位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,深入調研國內外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先進經驗和成功案例,結合我省實際情況,科學合理地制定了各項技術指標,得到了江蘇省殘疾人聯合會、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、南京市交通運輸局、南京公路發展(集團)有限公司等單位及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。通過多次專家論證和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,確保了標準的科學性、實用性和可操作性?!兑幏丁钒l布實施后將極大地提升我省交通無障礙環境建設的整體水平,為殘疾人、老年人等有無障礙需求者提供更加安全、便捷、舒適的交通無障礙出行環境。
自《無障礙環境建設法》實施以來,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工作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,交通無障礙環境建設,有了法治護航,同時也需要標準賦能,目前在江蘇省內,交通無障礙標準在國家標準以下缺失省市層級的地方標準,現行國家標準在內容上覆蓋面有限,如僅涉及城市道路、城市廣場、建筑等幾個方面,對交通系統的場所沒有全面覆蓋,該《規范》內容涉及城鎮化地區公路、汽車客運站、輪船客運碼頭、服務區、停車區、能源補給站等多個交通場所,對無障礙設施的設計、施工驗收和維護全面系統地作出了規定,填補了無障礙標準的序列空缺,為改善民生服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
下一步,省廳將組織指導編制單位積極開展《規范》的宣貫培訓、加快推廣實施,通過宣傳培訓、基地示范、邀請殘疾人、老年人參與體驗等方式,把《規范》真正運用到交通無障礙的實踐中,以標準賦能助力全省交通系統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高質量發展。